全球权威航运造船机构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球造船业三大指标,中国再次领先,继续保持世界第一的纪录。
中国成绩最好
受疫情影响,今年上半年正常的贸易活动受限,全球新船成交量同比萎缩了51%,其中,韩国接单量下降幅度接近50%,而日本的下降幅度更是超过85%。上半年,中国新接订单的市场份额能有大幅度提升,最主要的是得益于中国疫情防控力度和措施的及时到位,复工复产工作的有序推进。
中国船舶工业协会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5月,我国船舶行业75家重点监测的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20亿元,同比下降6.9%,利润总额2.8亿元,同比下降49%。在疫情的冲击下,全球造船业都处在一个非常困难的时期。
在这份新鲜出炉的统计数据中,最引人注目的新接订单量,我国占有绝对优势,以1131万载重吨的新接订单量占到全球成交份额的65.4%,而韩国和日本分别是23.7%和8.8%。
在手持订单方面,我国船厂手中的“余粮”也相对富裕,以7865万载重吨占到全球手持订单量的48.3%;韩国和日本分别是28.2%和19%。
从完工交付量来看,我国船厂累计完工量占全球交付量的37%,日本和韩国分别是31%和27%。
降本提效获成果
作为我国船舶工业的骨干力量和海洋装备发展的引领力量,中国船舶集团持续强化科技创新,实现经营承接逆势上升,上半年成功承接船海装备订单73艘、535万载重吨,以载重吨计同比增长34.2%,占全球市场份额的30.4%,位居全球造船企业集团第一。
如何在市场低迷的背景下拿到造船订单而且保持盈利?中国船舶集团从源头加大了集中采购的力度,也就是说从一块钢板做起,精准配送,保证了全供应链的成本最低。
在中国船舶集团物资有限公司位于辽宁营口的船板加工配送中心加工车间,工人师傅正在进行船板的切割作业。据悉,钢材重量占到整个船舶净重的80%,从采购钢板到切割加工,再到仓储物流,这一成本占到整个造船成本的20%~30%。而且现在超大型的船舶越来越多,各个造船项目经常会遇到采购规格多、牌号多,或者是国外供应商交货周期长等堵点,而这些在采购过程中形成的堵点直接影响船舶建造的成本和周期。
中国船舶物资公司从船厂的设计和使用需求出发,充分整合客户和供应资源,实现集约化、专业化的生产运作,进而降低钢材采购、仓储理货、预处理、物流运输成本,进一步推动船厂向国际先进的总装化造船模式转变。
为缩短建造周期,提高国产化率,中国船舶集团旗下广船国际在承接的一艘客滚船项目中,首次通过预制舱室单元,实现了海上“客房”和整船建造同步进行,再加上生产车间满负荷运转,该项目涉及的365个海上客房到目前已经完成了240个,大大缩短了整船的建造时间。
广船国际承接的阿尔及利亚客滚船在设备和资材的国产化应用方面,整船的国产化率达到了80%左右。设备和材料大量国产化以后,整个造船成本也大幅下降。
全年可保平稳运行
中国船舶工业协会副秘书长谭乃芬说,受国内外疫情影响,年初造船完工量出现大幅下降。随着金融机构下单提供支撑,我国造船业当前承接新船订单量约占世界的70%,较去年同期提高十多个百分点。目前船舶工业处于新周期回升阶段,疫情只是回升阶段的一个陡坡,回升的趋势不会改变。全年来看,我国船舶工业市场能够保持平稳。
中国船舶工业协会专家在行业半年工作会议中还建议,在当前全球疫情仍未有效控制、国内常态化疫情防控形势下,经济运行分析要注重行业在生产经营、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等方面存在的苗头性、趋势性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建议,地方行业管理部门要密切关注当地重点企业运行动态并及时反馈。
此外,协会还建议,在新冠疫情发生之后接单难、交船难、商务难、盈利难的行业传统难题愈发突出,船企在当前国内疫情得到控制、疫情防控常态化下谋发展要特别注意传统难题的新变化和对供应链的调整。从长远考虑行业发展来看,需要注重研究船舶工业产融一体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