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当地时间1月15日,中美双方在美国首都华盛顿正式签署第一阶段经贸协议。其中,中美双方就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进行了深入讨论,在商业秘密保护、与药品相关的知识产权问题、专利有效期延长、地理标志、打击电子商务平台上存在的盗版和假冒、打击盗版和假冒产品的生产和出口、打击商标恶意注册,以及加强知识产权司法执行和程序等方面达成共识。
长期以来,我国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双方相向而行所达成的共识,有利于保护创新,有利于国外知识产权更多地进入中国,促进知识经济的发展。回首刚刚过去的2019年,中国在知识产权领域取得了哪些成就?
专利申请连续7年居世界首位 专利运营效益大幅提升
随着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不断提升和知识产权环境不断改善,中国已经初步形成了良好的创新环境。据国家知识产权局数据显示,2010年至2018年中国的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申请量大幅增加,其中2018年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的专利申请数量达到约154万件,占全球总量的46.4%,连续7年居世界首位。
最新数据显示,2019 年 1-11 月,我国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申请量分别为 123.8 万件、141.0 万件和64.3 万件;授权量分别为41.7 万件、141.0 万件和49.8 万件;截至 2019 年 11 月底,三大专利有效量分别为 264.5 万件、514.2 万件和175.2 万件。
同时,我国知识产权运用效益大幅提升。2019年1-10月,全国新增专利质押融资项目5163项,质押金额93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7%和31%。
国家知识产权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专利是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运用的桥梁和纽带。专利申请数量的增加,其意义在于为发展提供巨大的驱动力。面向未来,我国不断提升的科技实力和创新活力,将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侵权案件呈断崖式下滑 政策加速落地加大知识产权司法保护
近年来,我国加大知识产权侵权行为的打击力度,有效推动知识产权保护水平的显著提升。数据显示,2013年至2018年,我国共查处专利侵权假冒案件26.9万件、商标侵权假冒案件20.1万件。
如图所示,2018年之前我国侵权纠纷案件和假冒案件呈现逐年上升趋势,但在2019年出现了断崖式的下滑,这说明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力度进一步加大。据国家知识产权局数据显示,2019年1-11月全国专利行政执法案件总数为2.9万件。其中,侵权纠纷案件数量达到2.46万件,同比减少16.30%;假冒案件数量达到4316件,同比减少85.81%;其他纠纷案件数量仅有52件,同比减少88.94%。
对于知识产权的保护,从政策层面来看,近年来国家政府出台了多项法律法规,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
2019年11月,建立知识产权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迈出重要步伐。11月1日起施行的修改后的商标法,将恶意侵犯商标专用权的赔偿数额,由修改前的三倍以下提高到五倍以下,并将法定赔偿额上限从300万元提高到500万元,违法成本大幅提高。同时,在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见》中,也提出加大侵权假冒行为惩戒力度,严格规范证据标准、强化案件执行措施、完善新业态新领域保护制度。
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中国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将愈加完善。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当下,知识产权的繁荣将促进科技创新,并为中国经济注入发展的新动能,尤其是将刺激我国高精尖领域竞争力的提升。